直流系統對一個變電站的安全、穩定運行至關重要,因為保護裝置、測控裝置等都需要直流電源供電。
直流系統的現場線路走向沒有交流系統那么直觀,因此我們需要借助接線圖了解直流系統中各個設備之間的聯系。
下面就來看我們管轄的一個站的直流系統圖(和上一節的交流系統圖屬于同一個站)(省略饋線部分):
從上往下看。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兩路交流輸入。我們打開直流充電屏后門,從屏底部可以看出,這兩路交流輸入,一路來自1號站用電屏,一路來自4號站用電屏。
結合上一節的站用交流系統圖來看:
可知來自1號站用電屏的交流輸入由400V Ⅰ段母線供電,來自4號站用電屏的交流輸入由400V Ⅱ段母線供電。
我們還能在屏底看到兩個交流進線空開(空氣開關)和交流接觸器:
以及在屏上方看到充電機的交流進線空開:
結合接線圖,可以看出,兩路交流輸入在直流充電屏內,先經過兩路交流進線空開,分別接到兩個交流接觸器,再接到各個充電機的交流進線空開,然后作為充電機的交流輸入。正常運行時,兩個交流接觸器只有一個接觸器觸點閉合,即兩路交流輸入中只有一路給充電機供電。
充電機的作用是將交流輸入轉換為直流輸出。這是充電機后的接線:
針27、28、29分別接A、B、C三相交流輸入;針26接地;針1、2分別接直流正、負極輸出。
我們有時可以看到充電機被稱作“高頻開關電源模塊”,這個名稱與充電機的原理有關。具體原因此處不詳述。
充電機長這個樣子:
“228”表示輸出電壓為228V。
充電機輸出的直流電有兩個去向。一方面,充電機的輸出經直流充電屏上充電輸出開關(下圖框內)接至直流饋線屏。
我們還可以在直流充電屏后找到避雷器、熔斷器、充電模塊風扇電源空開和充電模塊試驗開關。
避雷器和熔絲分別保護充電機不受過電壓和過電流的影響損壞;充電模塊風扇電源是位于充電機內部的風扇的電源,風扇的作用是散熱;充電模塊試驗開關在對充電機進行試驗時使用。
在直流饋線屏內,充電機的直流輸出再通過直流母線經空開饋出至各個需要用到直流電源的地方。
我們打開直流饋線屏,先從前面由下往上看:
最下方是兩個開關,開關一邊接充電機直流輸出,一邊接直流母線。正常情況下在投入位置。如果退出,會導致一整段直流母線失壓。這兩路進線開關從后面看是這樣的(框內部分):
直流饋線屏中間有好幾排直流空開和指示燈:
巡視時,應注意檢查所有在合位的空開所對應的指示燈都應點亮。
從后面看,可以看到直流母線的樣子:
標準規定棕色表示正極,藍色表示負極。圖中的CT二次側接到位于直流饋線屏上方的智能直流絕緣監測裝置,供裝置判斷直流絕緣狀態。如果直流系統出現絕緣強度降低,裝置會告警,并顯示出絕緣強度降低的線路。
直流母線分為合閘母線(合母HM)和控制母線(控母KM)。控制母線上接控制、監測、信號等回路,一般負荷電流較小且穩定。合閘母線接斷路器電磁操作機構合閘線圈回路,在開關合閘時會產生很大沖擊電流。由于電磁操作機構合閘時電壓降大,在以前的設計中,控制母線為220V電壓,合閘母線為240V電壓。現在的開關多使用彈簧操作機構,合閘電流大大減小,已不再單獨設立240V直流電壓,但按習慣,依然設置合閘母線和控制母線,合閘母線供彈簧操作機構儲能用。事實上,很多直流屏都已經不分合閘母線和控制母線了。
以前還設置有閃光信號母線(SM),用于中央信號裝置告警。
中央信號裝置正常時顯示開關、刀閘位置,反映系統運行方式;當出現不正常運行方式或發生故障時,中央信號裝置通過燈光及音響發出信號提醒運行值班人員。
現在已經沒有了中央信號裝置,信號都在監控電腦上查看,所以我們現在已經看不到閃光信號母線了。
(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在很多講二次回路接線圖的教材上看到圖上的閃光信號母線。另外,記得我們的初級工考試題庫里出現的接線圖很多都是現在已經不這么接的,包括這個閃光信號母線……)
另一方面,充電機輸出的直流電經直流充電屏上電池開關(下圖框內)和熔斷器接至蓄電池組,給蓄電池屏內的蓄電池組充電。
我們可以在直流充電屏后看到如下圖所示的,蓄電池組熔斷器和撞擊器:
一個接于蓄電池組正極,一個接于蓄電池組負極,用于過流時保護蓄電池組。
撞擊器的作用是和熔斷器配合,當熔斷器熔絲熔斷后,撞擊器彈出,打到裝在熔斷器后部的一個位置開關(下圖圈內部分),通過位置開關觸點發熔斷器動作信號,同時給運行人員提供一個顯而易見的“熔斷器已經熔斷”的標志。
注意到,在熔斷器和撞擊器旁邊還有一個“放電開關”。放電開關并接于蓄電池組正、負極,在需要對蓄電池組進行放電試驗時,將放電裝置接于放電開關下端,先斷開電池開關,使蓄電池組脫離直流系統,再合上放電開關,蓄電池組即開始向放電裝置放電。
蓄電池組長這樣:
由一個個蓄電池單體串聯而成。
蓄電池組是直流系統的后備電源。如果充電機因故停運,就將由蓄電池作為電源向直流母線供電,保證保護裝置、自動裝置、事故照明等正常運行。變電站設計規程要求無人值班變電站全站事故停電蓄電池的放電容量不低于2h。
蓄電池的額定電壓和額定容量會在蓄電池本體處標明。例如,我們在蓄電池上看到“2V200Ah”,就表示該蓄電池的額定電壓是2V,額定容量是200Ah。
下面對“額定容量”作出解釋說明。蓄電池額定容量的單位是“安時(Ah)”,顧名思義,就是“電流(A)”ד時間(h)”。通常以1/10Ah的電流放電為基準。例如,蓄電池的額定容量是200Ah,就表示該蓄電池能以20A的電流連續放電10小時。
蓄電池組在運行過程中充電方式通常有三種:
⒈初充電
新安裝的蓄電池或大修中更換的蓄電池第一次充電,稱為初充電。
初充電為恒流充電,電流大小一般按說明書中的規定值,或額定容量的1/10進行。
⒉浮充電(浮充)
蓄電池完成初充電后,即轉為浮充電運行,充電機在承擔經常性負荷的同時向蓄電池組補充充電,以補償蓄電池的自放電,使蓄電池組始終保持95%以上的容量處于備用。
浮充電是恒壓小電流充電。
⒊均衡充電(均充)
為補償蓄電池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電壓不均勻現象,使其恢復到規定的范圍內而進行的充電稱為均衡充電。
例如,如果某個蓄電池在浮充運行中由于電池硫化或電解液密度下降等原因電壓降低(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這種現象的發生是難免的),使蓄電池間電壓偏差超過規定標準,就需要進行均衡充電;如果蓄電池放電容量超過規定值,也需要進行均衡充電。
為防止蓄電池組長期處于浮充電狀態可能導致的蓄電池單體容量不平衡,宜周期性地對蓄電池進行均衡充電。
我們可以在位于直流充電屏上方的直流電源監控裝置內設置定時均充的時間。下圖是站內均充時間的設置。可以看到,定時均充值被設置成了2160h,即浮充運行2160÷24=90天自動均充一次。
直流電源監控裝置的作用是監控直流系統中的各種運行參數和狀態,并以此為依據對系統進行控制。下圖為監控裝置顯示的系統運行狀態:
直流充電屏上方還設有顯示直流系統運行參數的表計:
巡視時,應注意檢查表計指示值是否在正常范圍內。
最后,我們還可以在直流系統圖上看到一個“降壓單元”。降壓單元的作用是將控母電壓穩定在設定范圍內(110V或220V)
來源:知乎及電站衛士等公眾號